导航菜单

×
交流心得

台湾艺术大学交换心得

发布时间:2020-06-18 11:09:30
发布者:
      今天是我从台北归家的第48天。
      回来这么长时间很少细细地回味在台湾的生活,有时候觉得过去四个多月里的点点滴滴仿佛是一场梦。
      当初申请交换的时候挺忐忑的,每天的心情都像过山车,到后来以为自己没选上就渐渐地忘了这件事,没想到有一天跟室友去逛街的时候,老师给我打电话通知我已经通过了交换申请的审核。我当时在上厕所,内心激动得不行。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去台湾学习知识、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之后就是一直在准备各种手续和资料,直到上了飞机的那一刻,才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很巧的是我在山东转机的时候遇见了跟我一起在台湾艺术大学交换的一个研究生姐姐,更巧的是后来发现我们俩竟然是同一个宿舍!当时想着录一些vlog留念,可惜的是vlog项目最后“胎死腹中”。交换快结束的时候,我们俩又看了一次那个视频,说不出来是什么心情。
      怎么说呢,台湾的教学模式给我一种很自由的感觉,交换生可以在体制内可以自由选课,本专业的课程可以选,跨系的也没问题,我当时选了很多电影的课。除了广电和电影,“台艺大”还有很多其他的专业,比如雕塑、陶艺、油画、音乐、舞蹈等等,仿佛一个“艺术大观园”。台艺大的老师都非常棒,不仅专业水平一流,还会挂念我们在台湾的生活是否顺利,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让我觉得非常暖心。
      在台艺大,不仅在课堂上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校园里也可以零距离的感受各种艺术。学校有专业的话剧厅和音乐厅,经常会有精彩的演出,价格也非常合适,甚至还有许多免费的表演。不仅如此,学校还有各种各样高水准的讲座,学校经常会邀请一些知名的校友或名人来为大家做报告。学校的各种展览也是让我看的眼花缭乱,有机会成为交换生来到这里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
      值得回味的,艺术的气息不仅仅存在于校园之中,也存在于台湾的每一个角落。离学校很近的捷运站有放映纪录片的“府中15”,这里还有专门为盲人讲解电影的小部门,我有幸作为拍摄人员去感受了一次,真的非常棒,这种方式让视障人士也能感受艺术的魅力。在台北还有很多具有特色的文创园——华山文创园,松山文创园等等,园区有很多DIY课程和商店,商品融合了很多传统文化的元素,很多工艺品也可以让群众亲身参与产制。不打烊的诚品书店、画廊,淡水老街的古董店——台湾的文创产业透露着历史的缩影,到处都是情怀。
      一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台湾的特色小吃——拥有浓稠汤汁的各家牛肉面,百吃不腻的诺贝尔奶冻,一次能让我吃八只的“顶呱呱”辣翅,街边各种奶茶——都封存在了我的记忆中。回家之后,还时不时地会跟小伙伴一起回味当初享受过的美食,砸吧砸吧嘴,好像都是熟悉的味道。
      四个多月的交换之旅,让我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独自离开家这么久,从黑龙江到台湾,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会在睡不着的夜晚里偷偷地想家;第一次为了看旭日东升,勇敢地在凌晨四点独自出门去爬山,上山下山的途中会有很多陌生的阿公阿妈跟你说“早安”,一开始我只是不好意思地微微一笑,后来渐渐地会大声回应他们的善意。
      这一程有满足也有遗憾,希望有机会可以再见。
 
彭天艺